021-54326019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

职业病危害评价》解读

时间:2018/11/22 10:03:34

  面为最新颁布的GBZ/T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以后的评价报告重新又回到GBZ有效的年代吗?

  

  就作者能力,这个新的GBZ/T 277与现有的规范或编制要求相比,居然找不到一点新意。或者下面这几点是新的?

  

  1.A.2类比法(有新增内容)

  

  利用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相同或相似的企业或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文献检索等结果,类推拟评价建设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种(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2.A.5风险评估法(整条内容为新增)

  

  划分评价单元,识别和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种(岗位),推测不同工种(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利用接触水平与相关接触限值标准的对比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的程度与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要求。

  

  3.合同评审:包括是否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等内容。

  

  4.评价单位应建立技术资料的承诺制,要求建设单位承诺提供的技术资料是真实、完整、有效的。

  

  5.报告书三级审核: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审核。

  

  6.评价报告应同时保存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

  

  文字版本摘要如下:

  

  主要起草人为刘宝龙、郭金玉、杜欢永等18人。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CDC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等7家单位。

  

  适用范围: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以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检测有三种,分别是: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指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参数检测

  

  3.建筑卫生学检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

  

  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1.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种(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5.总体布局的符合性;

  

  6.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的符合性;

  

  7.建筑卫生学指标的符合性: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建筑结构等;

  

  8.辅助用室的符合性:卫生用室(浴室、更衣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用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

  

  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符合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与中文警示说明、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等;

  

  10.职业健康监护的符合性: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检查结果的处置等;

  

  11.其他应评价的内容。

  

  补充措施及建议:

  

  针对职业病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从:

  

  职业病防护设施;

  

  PPE;

  

  应急救援设施;

  

  总体布局;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建筑卫生学;

  

  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等。

  

  评价结论: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对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符合性或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


CopyRight2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